8个字的词语
共 528 个 八词语
-
求灶头不如求灶尾 [ qiú zào tou bù rú qiú zào wěi ](谚语)比喻向上级请求,不如向主办的属下讲情。元·无名氏也作「求灶头不如告灶尾」。[查看详情]
-
生毋相见,死毋相哭 [ shēng wú xiāng jiàn , sǐ wú xiāng kū ]活不见面,死不临丧。表示决绝。[查看详情]
-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 sān dà jì lǜ bā xiàng zhù yì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正确处理军内关系、军民关系和正确对待俘虏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制定,解放军总部1947年统一规定,重行颁布。②.歌曲名。原名《红军纪律歌》。以“三大纪律八顶注意”为歌词内容的红军歌曲。程坦编词,集体改词,作于1935年冬。歌词几经修改,后由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订正。[查看详情]
-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 zhǐ zhī qí yī , wèi zhī qí èr ]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查看详情]
-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 shì yǒu bì zhì , lǐ yǒu gù rán ]谓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它内在的必然规律。[查看详情]
-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 jiā lěi qiān jīn , zuò bù chuí táng ]家财万贯的人,往往珍爱自己,不敢坐在屋檐下,以免被掉落的屋瓦打破头。也作「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查看详情]
-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 mù yóu rú cǐ , rén hé yǐ kān ]堪:忍受。树林已长成这样,人又怎么能够忍受呢?表示对眼前事物发生的巨大变化,触景生情而发出的慨叹。[查看详情]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shì bié sān rì , guā mù xiāng dài ]进步神速,使人另眼相看。[查看详情]
-
辩证法唯物论提纲 [ biàn zhèng fă wéi wù lùn tí gāng ]毛泽东作于1937年。由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哲学的记录稿整理而成。分唯心论与唯物论、辩证法唯物论、唯物辩证法三章。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重点展开论述的两节。[查看详情]
-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 păo le hé shàng păo bù liăo miào ](谚语)比喻无论如何逃避某件事物,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参见「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条。[查看详情]
-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fēng yǔ rú huì , jī míng bù yǐ ]晦:黑暗;已:止。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早晨,雄鸡啼叫不止。比喻在黑暗的社会里不乏有识之士。[查看详情]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bù rù hǔ xué , yān dé hǔ zǐ ](谚语)不深入险境,就不能获取胜利成功。也作「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兽穴,安得兽子」。[查看详情]
-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 qián rén shī jiăo , hòu rén bă huá ](谚语)比喻前人失败的教训,后人可从中汲取经验。[查看详情]
-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 shè huì zhǔ yì rén dào zhǔ yì ]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它要求社会对个人及人们相互之间关心和同情,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它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并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理论基础,是对以往历史上的人道主义和人道精神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查看详情]
-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 yăng jūn qiān rì , yòng jūn yī shí ]长期培训军队,以备外敌入侵时应急之需。元·马致远也作「养军千日,用在一朝」。[查看详情]
-
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 méi tóu yī zòng , jì shàng xīn lái ](谚语)形容思考一下子便有了主意。[查看详情]
-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 chū qí bù yì , gōng qí wú bèi ]语出《孙子·计》。原谓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查看详情]
-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 zhōng huá quán guó tǐ yù zǒng huì ]全国性的群众体育组织。1949年10月由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改组而成。实行团体会员制,在各省(自治区)、市、县建立地方体育分会。各项全国性运动协会和各产业、系统体育协会均为其团体会员。[查看详情]
-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 tóu tòng zhì tóu , zú tòng zhì zú ]比喻只顾眼前,对问题不作通盘考量,不从根本上解决。也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查看详情]
-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 luò huā yǒu yì , liú shuǐ wú qíng ](谚语)比喻一方有意,另一方却无情。[查看详情]
-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 gòng chăn zhǔ yì láo dòng tài dù ]在共产主义精神指导下的劳动态度。主要表现在:以社会主义的姿态对待劳动,把劳动看作自己应尽的义务;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性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查看详情]
-
衣则成人,水则成田 [ yī zé chéng rén , shuǐ zé chéng tián ]比喻任何事物都有其一定的作用。[查看详情]
-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 yăn guān liù lù , ěr tīng bā fāng ](谚语)比喻机智灵活,遇事能观察周详。也作「眼观四处,耳听八方」。[查看详情]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táo lǐ bù yán , xià zì chéng xī ](谚语)蹊,小路。全句指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因其花朵美艳,果实可口,人们纷纷去摘取,于是便在树下踩出一条路来。比喻为人真诚笃实,自然能感召人心。也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查看详情]
-
棋错一着,满盘皆输 [ qí cuò yī zhāo , măn pán jiē shū ]弈棋错走一步,使得全盘棋输掉。比喻人们处理事情稍有不慎,会把整个事情弄糟。[查看详情]
-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 zhì niăo jiāng jī , bēi fēi liăn yì ]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查看详情]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yīng guó zī chăn jiē jí gé mìng ]17世纪英国确立资产阶级政权的革命。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被迫召开国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拒绝筹款。查理一世逃离伦敦,1642年向国会开战,爆发内战。克伦威尔率国会军连败王军,1646年俘获国王。后国王逃跑,1648年爆发第二次内战,王军再次失败。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处死,5月成立共和国,建立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资产阶级政权。为加强统治,1653年克伦威尔改共和制为护国主制,建立军事独裁。克伦威尔死后,政局动荡。1660年,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乘机复辟斯图亚特王朝,企图恢复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竭力反对。并于1688年发动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复辟王朝被推翻。次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政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标志世界近代史的开始。[查看详情]
-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 [ fàng shè xìng tóng wèi sù zhì liáo ]指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的疾病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有镭(ra)、钴60、铯137、铱192、金198、钽182、锶90。在对肿瘤的放射治疗中,主要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射的β和γ射线,特别是γ射线。[查看详情]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 fă guó zī chăn jiē jí gé mìng ]又称“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法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召开三级会议。资产阶级领导的包括农民和城市平民在内的第三等级,掀起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革命爆发。8月,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1791年又制定了宪法。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国王,9月成立共和国。1793年1月处死国王,同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6月,资产阶级激进派雅各宾派取得政权,实行专政,颁布1793年共和制的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反革命叛乱,粉碎欧洲君主国家的反法联盟的进攻,将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7月热月政变中,雅各宾派政权被推翻,大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革命高潮结束。这次革命对欧洲各国乃至其他大陆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查看详情]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mǐ bù yǒu chū , xiăn kè yǒu zhōng ]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语出后借此语以讽谕持志不终的人。[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