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的词语
共 379 个 含的十词语
-
十义 [ shí yì ]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原则。道家亦倡此说。[查看详情]
-
十行诏 [ shí háng zhào ]指诏书。[查看详情]
-
十头添撇 [ shí tóu tiān piě ]“千”的隐语。[查看详情]
-
十望 [ shí wàng ]唐·开元中,定州的等级,除京师附近的四州为四辅外,其余依次为:六雄,十望,十紧及其他上、中、下州。十望,指宋、亳、滑、许、汝、晋、洺、虢、卫、相等十州。[查看详情]
-
十王殿 [ shí wáng diàn ]指寺庙里供奉十王的殿堂。[查看详情]
-
十王宅 [ shí wáng zhái ]唐玄宗诸子年长封王之后所共居的大宅。宅在长安·安国寺东。[查看详情]
-
十姓部落 [ shí xìng bù luò ]见“十箭”。[查看详情]
-
十死 [ shí sǐ ]本指十种情况必死,引申为极端危险。指犯十次死罪。言其多。死十次。夸张说法。[查看详情]
-
三贤十圣 [ sān xián shí shèng ]佛教语。[查看详情]
-
十体 [ shí tǐ ]指十种文体。指书法的十体。指书法的十体。指十种诗体。指十种诗体。[查看详情]
-
十堰市 [ shí yàn shì ]在湖北省西北部、武当山北麓、襄渝铁路线上。1970年设市。因市境百二河和犟河筑有十个堰得名。人口444万(1995年)。为新兴的汽车工业城市,有著名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查看详情]
-
十通 [ shí tōng ]《通典》等十部书的总称。其中《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称“三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六部书,合称“九通”;1935年,商务印书馆再加入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总称“十通”。[查看详情]
-
十洋锦 [ shí yáng jǐn ]花名。即十样锦。[查看详情]
-
十位 [ shí wèi ]古代指按地位区分的人的十个等级。[查看详情]
-
十言 [ shí yán ]十句话。表示很多议论。十次言论。表示多次言论。[查看详情]
-
十停 [ shí tíng ]十成。[查看详情]
-
十相具足 [ shí xiāng jù zú ]完美无缺。[查看详情]
-
南园十先生 [ nán yuán shí xiān shēng ]南园即抗风轩,在广州城东南大忠祠侧。明初,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结社唱酬于此,称南园五子。写诗力去宋元风习,以上追三唐为旨归,嘉靖年间,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又聚会抗风轩,复振南园之风,称南园后五子。清光绪年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乃将前后五子合称南园十先生,并建南园十先生祠。明葛征奇编有《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陈文藻等编有《南园后五子诗集》二十八卷。参阅《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存目四》。[查看详情]
-
十玄 [ shí xuán ]中国佛教华严宗的核心教义,又称十玄门、十玄缘起。其内容为: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因陀罗网境界门、微细相容安立门、秘密隐显俱成门、诸藏纯杂具德门、十世隔法异成门、唯心回转善成门和托事显法生解门。“十玄”旨在发明华严宗特有的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法界缘起”。见智俨《华严一乘十玄门》和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