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的词语
共 6748 个 含的数字词语
-
三三制 [ sān sān zhì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时,实行的一种人员分配制度。即在政权机构中,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指把全体成员分为三部分,分工明确,定期轮换的制度。如:三分之一人员工作,三分之一人员调查研究,三分之一人员学习。[查看详情]
-
三色堇 [ sān sè jǐn ]俗称蝴蝶花。通常每花有蓝、黄、白、三色,故名。现经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也有双色花或纯色花的品种。常用作布置花坛。可入药,有止咳功效。[查看详情]
-
三冗 [ sān rǒng ]宋时指厢军和过多的官员、僧道。[查看详情]
-
连三 [ lián sān ]①.连续三次。②.连接三物。③.纸之一种。详“连二”。④.方言。一种并排有三个抽屉的老式桌子。⑤.连忙,急忙。[查看详情]
-
三壬 [ sān rén ]术数家语。言人腹部有三壬,乃长寿之征。[查看详情]
-
东宫三少 [ dōng gōng sān shăo ]古代辅导太子的少师、少傅、少保三官的合称。[查看详情]
-
三三节 [ sān sān jié ]即上巳节。古人于农历三月三日有修禊之俗,故称。[查看详情]
-
封三 [ fēng sān ]书刊最后一页的内面。[查看详情]
-
三山股 [ sān shān gǔ ]即三山骨。[查看详情]
-
三三径 [ sān sān jìng ]宋·杨万里于东园辟九径,分植不同的花木,名曰“三三径”。[查看详情]
-
前三后四 [ qián sān hòu sì ]隋唐至宋风俗,以冬至、元正、寒食为大节,放假七日,其中节前三日,节后四日,俗称“前三后四”。[查看详情]
-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 dì sān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 ]即“解放战争2.”。[查看详情]
-
三日三夜说不了 [ sān rì sān yè shuō bù liăo ]形容话长。[查看详情]
-
耳三漏 [ ěr sān lòu ]①.亦作“耳参漏”。②.谓两耳各有三孔。旧传为圣人的异相。[查看详情]
-
三杀 [ sān shā ]棒、垒球运动术语。指守场员在一次防守活动中连续使攻方三名队员出局。[查看详情]
-
三桑 [ sān sāng ]①.传说中的三株桑树。②.三株扶桑。扶桑为古神木名,传说日出其下,后因以“三桑”喻众辅臣。[查看详情]
-
三洒 [ sān să ]古代后妃饲蚕之礼,谓之“三洒”。[查看详情]
-
三日耳聋 [ sān rì ěr lóng ]三天失去听觉。极言受震动之烈。亦作:三日聋。[查看详情]
-
三善道 [ sān shàn dào ]佛教称轮回中处境较好的三类众生。即天、人、阿修罗。[查看详情]
-
第三野战军 [ dì sān yě zhàn jūn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新四军大部和山东八路军一部发展而成。1945年10月和11月分别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1947年1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1949年2月改为第三野战军。曾参与发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整个华东大陆及沿海大部岛屿。1950年4月,第三野战军番号被撤销,8月并入华东军区。[查看详情]
-
函三 [ hán sān ]谓包含天、地、人三气。[查看详情]
-
三山 [ sān shān ]①.神话传说中,东海中仙人所居住的三座山。参见「三神山」条。②.山名。位于南京市西南长江南岸。上有三座山峰,晋太康中王濬伐吴,自牛渚顺流鼓棹,造三山,即此。③.福州市的别名。参见「福州市」条。[查看详情]
-
三豕涉河 [ sān shǐ shè hé ]古代「己」与「三@@@亥」与「豕」字形相近,卫国人读晋史,乃误将「己亥涉河」读成「三豕涉河」。见《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后指文字讹误或传闻失实。也作「三豕渡河」。[查看详情]
-
内三郎 [ nèi sān láng ]北魏宫中宿卫官。[查看详情]
-
三日曲水 [ sān rì qǔ shuǐ ]指三月三日聚集在环曲水渠之旁进行的流觞宴饮活动。[查看详情]
-
半导体三极管 [ bàn dăo tǐ sān jí guăn ]又称“晶体三极管”或“晶体管”。具有三个电极,能起放大、振荡或开关等作用的半导体电子器件。在半导体锗或硅的单晶上制备两个能相互影响的pn结,组成一个pnp(或npn)结构。中间的n区(或p区)叫基区,两边的区域叫发射区和集电区,这三部分各有一条电极引线,分别叫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查看详情]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ăo sān pú tí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一译为“无上正遍知”。是佛无上觉智。佛教认为得到这种无上的、正确的、普遍的觉智,即名为“佛”。[查看详情]
-
三三 [ sān sān ]①.谓三乘以三。②.童谣名。③.指三三径。④.三同、三让、三虞的合称。[查看详情]
-
三日 [ sān rì ]①.三天。②.一个月的第三天。③.指三月三日上巳节。[查看详情]
-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 chán yán sān zhì , cí mǔ bù qīn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后因以为典实,谓谗言多,使人惑乱。[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