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字的词语
共 2522 个 五词语
-
非关税壁垒 [ fēi guān shuì bì lěi ]“关税壁垒”的对称。除提高关税以外,政府所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一切措施的总称。直接的措施如关税配额、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制度。间接的措施如外汇管制,复杂的海关手续,繁杂的卫生、安全、质量标准,以及包装、标签的规定等,即所谓技术性的贸易壁垒。为贸易壁垒的一种。[查看详情]
-
卡拉齐兄弟 [ kă lā qí xiōng dì ]洛多韦科·卡拉齐(lodovicocarracci,1555-1619)及其从弟阿果斯丁诺·卡拉齐(agostinocarracci,1557-1602)、阿尼巴·卡拉齐(annibalecarracci,1560-1609)。意大利画家。提倡学习古典及文艺复兴大师,以风格典雅、技艺完密相标榜,是西方学院派古典艺术的开创者。曾在波伦亚创办美术学院。代表作有《巴尔杰利尼的圣母》、《圣家族与圣弗兰奇斯》等。[查看详情]
-
战术核武器 [ zhàn shù hé wǔ qì ]执行战术任务,打击战役战术纵深内重要目标的核武器。爆炸威力一般在万吨梯恩梯当量以下。主要有战术核导弹、核炮弹、核航弹、核地雷、核水雷等。重要目标主要是指挥所、集结部队、机场、桥梁、军用仓库、通信枢纽等。[查看详情]
-
床头捉刀人 [ chuáng tóu zhuō dāo rén ]床:指坐榻;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查看详情]
-
波斯细密画 [ bō sī xì mì huà ]流行于中世纪波斯的手抄本插图。始于《古兰经》的边饰图案。多以人物为主要对象,内容涉及历史、爱情、狩猎、战争等。构图丰满,色彩艳丽,强调装饰性。14-16世纪为全盛期。[查看详情]
-
哀的美顿书 [ āi de měi dùn shū ]见“哀的美敦书”。[查看详情]
-
阿尔山温泉 [ ā ěr shān wēn quán ]内蒙古著名矿泉疗养地。在大兴安岭中段西麓,蒙古语“阿尔山”意为“圣水”。有四十二个泉眼,泉区方圆仅1平方千米。各泉水温差别明显(1阿尔山温泉48°c),所含化学成分各不相同,可分别治疗几十种慢性病。[查看详情]
-
差半车麦秸 [ chà bàn chē mài jiē ]短篇小说。姚雪垠作。1938年发表。绰号为“差半车麦秸”(意即“不聪明”)的贫苦农民,参加游击队后,常违犯纪律,并闹出不少笑话。在集体生活中,他逐渐克服了小农意识和习惯,成为一名勇敢的战士。[查看详情]
-
蚍蜉撼大木 [ pí fú hàn dà mù ]见“蚍蜉撼大树”。[查看详情]
-
定向能武器 [ dìng xiàng néng wǔ qì ]向一定方向发射的高能量射束,以击毁敌方飞机、导弹和卫星等目标的武器。高能量射束主要是指强激光、高能强流粒子(电子、质子和离子)和强电磁波。定向能武器的特点是能量高度集中,命中率高,能迅速改变发射方向,短时间内拦截或攻击多个目标。[查看详情]
-
冲积期化石 [ chōng jī qī huà shí ]长篇小说。张资平作。1922年发表。鹤鸣幼时在父亲办的蒙塾读书。后与同学谢伟同入村里的教会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两人一起考取赴日本留学官费生。后父亲来信要他回家定婚,他拒不从命。不久传来父亲病故的噩耗。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查看详情]
-
坐山观虎斗 [ zuò shān guān hǔ dòu ]比喻不介入别人争斗,袖手旁观,以便从中得利。也作「坐山看虎斗」。[查看详情]
-
帕米尔高原 [ pà mǐ ěr gāo yuán ]地名。亚洲的高原。在中国新疆省之西,为中、俄、阿富汗三国的界山,海拔自三千七百公尺至七千公尺。喜马拉雅、昆仑、天山、阿尔泰、兴都库什等山均发源于此,有世界屋脊之称。[查看详情]
-
认知心理学 [ rèn zhī xīn lǐ xué ]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把人的认知过程看成是对刺激信息的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的过程,通过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类比,探究认识活动的规律。故也称“信息加工心理学”。[查看详情]
-
新中产阶级 [ xīn zhōng chăn jiē jí ]与“旧中产阶级”相对。详“中产阶级”。[查看详情]
-
电子出版物 [ diàn zǐ chū băn wù ]需要通过电子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阅读的以光盘、磁盘等为载体的出版物。[查看详情]
-
一二九运动 [ yī èr jiǔ yùn dòng ]1935年12月9日北平(今北京)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抗日救亡运动。目标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进一步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日救国。运动很快发展到全国各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达到新的高潮。[查看详情]
-
石库门房子 [ shí kù mén fáng zǐ ]近代都市中的一种住房。19世纪中叶起流行于上海市区。因房前均有石框黑门而得名。最典型的是三开间二层老式楼房。黑漆大门,石头门框,门内一小院,称“天井”,正中底楼为客堂间,左右两间厢房,后有楼梯可通二楼。楼后有一低矮灶披间,上有一亭子间,上面是晒台。[查看详情]
-
人间重晚晴 [ rén jiān zhòng wăn qíng ]唐·李商隐《晚晴》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本谓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查看详情]
-
内容与形式 [ nèi róng yǔ xíng shì ]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内容包括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运动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一种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内容与形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内容的发展而发展。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内容活跃,形式相对稳定,两者既相适合又不绝对适合。[查看详情]
-
小日月庄稼 [ xiăo rì yuè zhuāng jià ]方言。成熟期较短的庄稼。[查看详情]
-
圣人无常师 [ shèng rén wú cháng shī ]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查看详情]
-
我这一辈子 [ wǒ zhè yī bèi zǐ ]中国故事片。文华影业公司1950年摄制。杨柳青编剧(根据老舍原著改编),石挥导演,石挥、魏鹤龄、沈扬、李纬主演。影片以第一人称手法描写一个奉公守法的北京旧警察,历经清朝灭亡、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北京解放的悲欢遭遇。[查看详情]
-
苍蝇附骥尾 [ cāng yíng fù jì wěi ]骥:千里马。苍蝇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可以很快地到达千里之外。比喻依靠别人的声望而成名。[查看详情]
-
喘不过气来 [ chuăn bù guò qì lái ]①.气逆不顺,呼吸不畅。为激烈运动后常有的状态。②.比喻压力大,陷于极度紧张的状态。[查看详情]
-
眼饱肚中饥 [ yăn băo dù zhōng jī ]谓看得见食物,但吃不到。常用以形容空欢喜。[查看详情]
-
病毒性肝炎 [ bìng dú xìng gān yán ]一种肠道传染病。传染的病原是病毒,患病者常有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的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黄疸或肝脏肿大的现象。[查看详情]
-
十年磨一剑 [ shí nián mó yī jiàn ]用十年时间磨一把好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查看详情]
-
人口决定论 [ rén kǒu jué dìng lùn ]认为人口是决定社会状况和社会变更的根本因素的理论。如18世纪英国的马尔萨斯曾提出,生活资料的增长永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并将此看作是造成人类社会失业、饥饿、贫困的根本原因。[查看详情]
-
斯大林选集 [ sī dà lín xuăn jí ]斯大林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共二卷。1979年出版。收入1901-1952年的著作五十八篇。每卷正文后附有注释和人名索引。[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