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字的词语
共 2522 个 五词语
-
家狗向里吠 [ jiā gǒu xiàng lǐ fèi ]自家里的狗却向里面乱叫。比喻忘恩负义。[查看详情]
-
硫代硫酸钠 [ liú dài liú suān nà ]俗称“海波”或“大苏打”。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为中等强度的还原剂。用亚硫酸钠溶液与硫粉共煮而得。在摄影中作定影剂,纺织和造纸业中作去氯剂,医药上作解毒剂,还可作媒染剂和分析试剂。[查看详情]
-
史里芬计划 [ shǐ lǐ fēn jì huà ]德国为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制定的战略计划。1905年由德军参谋总长史里芬制定。其中心是速决战,集中优势兵力,在短期内先击败西方的法国,再全力进攻东方的俄国,力争在三四个月中结束战争。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基本上采取这一战略方针,但最终都告失败。[查看详情]
-
溶解度曲线 [ róng jiě dù qū xiàn ]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某物质(一般指固体)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溶解度绘制。从该曲线中可查出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并便于观察和比较各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查看详情]
-
三百六十节 [ sān băi liù shí jié ]古谓人体骨节有三百六十节。[查看详情]
-
汉科乌马山 [ hàn kē wū mă shān ]西半球最高峰。在南美洲玻利维亚西部。山势雄伟高峻。海拔7010米,为安第斯山脉最高峰。山顶终年积雪。[查看详情]
-
义务兵役制 [ yì wù bīng yì zhì ]按法律公民有在一定年龄一定年限内服兵役义务的制度。[查看详情]
-
福州船政局 [ fú zhōu chuán zhèng jú ]又名“马尾船政局”。清末官办的大型新式造船厂。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机器设备购自法国。先后建造各种船舶四十余艘,布防沿海各省。中法战争时曾遭严重破坏。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查看详情]
-
鼻凹里砂糖 [ bí āo lǐ shā táng ]喻可望而不可即之物。[查看详情]
-
一言以蔽之 [ yī yán yǐ bì zhī ]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也作「一言蔽之」。[查看详情]
-
流苏金镂鞍 [ liú sū jīn lòu ān ]马鞍周围垂着缨子,上面有镂刻的金饰。流苏,下垂的缨子,是五彩羽毛或丝线做的。[查看详情]
-
雁塔圣教序 [ yàn tă shèng jiào xù ]全称《雁塔三藏圣教序记》,又称《慈恩寺圣教序记》。唐代碑刻。正书。褚遂良书。公元652年镌立。因所刻为唐太宗所撰《三藏圣教序》与唐高宗为太子时所撰[kg*4]《述三藏圣教序记》,又立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故名。书法雅丽遒逸,为褚书代表作。[查看详情]
-
二卵弃干城 [ èr luăn qì gān chéng ]《孔丛子·居卫》载:子思向卫君荐苟变为将,卫君亦知变为将材,但因他在一次征赋时食人二鸡子,故不予任用。子思说,用人应“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后用以比喻因人有小过而忽其大节。[查看详情]
-
到三不着两 [ dào sān bù zháo liăng ]谓说话做事不仔细、不踏实。[查看详情]
-
扎什伦布寺 [ zhā shí lún bù sì ]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尼色日山下。1447年建。是班禅四世以后历世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建筑依山傍水,金顶碧瓦,雄伟壮丽。全寺分脱桑林、夏孜、吉康、阿巴四个扎仓(经学院)。有殿堂数十处。弥勒殿内供有26.2米高的坐式弥勒佛铜像,为世界罕见大铜像。有历代班禅灵塔,塔身包裹银皮,镶嵌各色宝石,灿烂辉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查看详情]
-
人行横道线 [ rén xíng héng dào xiàn ]供行人穿越马路的标志线。在马路上标出“人行横道线”是为了使交通有序并保障行人安全。[查看详情]
-
常绿阔叶林 [ cháng lǜ kuò yè lín ]由常绿阔叶树种组成的森林。叶子寿命二三年以上,冬季不落叶,只是在春季长出新叶后才有部分老叶脱落,因此树冠常绿,如樟树林、楠树林、橘林等。[查看详情]
-
面红脖子粗 [ miàn hóng bó zǐ cū ]脸红脖子变粗。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查看详情]
-
坦噶尼喀湖 [ tăn gá ní kā hú ]9千平方公里,最大深度[查看详情]
-
斯洛文尼亚 [ sī luò wén ní yà ]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203万平方千米。人口199万(1994年)。首都卢布尔雅那。地形以山地为主。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工业较发达,林、畜业重要。[查看详情]
-
肚皮里蛔虫 [ dù pí lǐ huí chóng ]犹言肚里蚘虫。[查看详情]
-
刘少奇选集 [ liú shăo qí xuăn jí ]刘少奇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共二卷。1981-1985年出版。收入1926-1965年的著作七十六篇。[查看详情]
-
元龙百尺楼 [ yuán lóng băi chǐ lóu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刘备﹞曰:'君(许汜)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后借指抒发壮怀的登临处。[查看详情]
-
摩托化步兵 [ mó tuō huà bù bīng ]装备轮式车辆,实施机动作战的步兵。见“机械化步兵”。[查看详情]
-
中国教育会 [ zhōng guó jiào yù huì ]清末资产阶级文化教育团体。1902年,蔡元培等成立于上海,蔡任会长。以“改良教育,以为恢复国权之基础”为宗旨。设爱国学社收容退学青年,又设立爱国女校,并办有《中国白话报》,宣传革命。1907年停止活动。[查看详情]
-
省港大罢工 [ shěng găng dà bà gōng ]1925年6月19日,香港工人为支援上海“五卅”运动举行罢工。23日,回广州的香港罢工工人和广州工人、农民、学生十万人在广州举行游行示威,队伍经过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时,遭英、法帝国主义水兵开枪射击,群众死五十余人,伤一百七十余人,造成“沙基惨案”。26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下,成立了省港罢工委员会和工人武装纠察队,得到了广东革命政府和各界人民的支持。纠察队到各海口驻防,严密封锁香港,断绝交通,使之成为死港。罢工坚持了十六个月,至1926年10月结束。这次罢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准备北伐战争起了巨大的作用。[查看详情]
-
白俄罗斯人 [ bái é luó sī rén ]俄罗斯民族的一支。主要是西元六至八世纪居住在白俄罗斯的东斯拉夫诸部落的后代。主要语言为斯拉夫语系的白俄罗斯语。信仰东正教。[查看详情]
-
发展经济学 [ fā zhăn jīng jì xué ]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经济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附属国纷纷取得独立的情况下产生的。代表人物初期以西方经济学家为主,后也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及发达国家的激进经济学家。前期强调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后期重视农业发展,并着重于对个别国家或不同类型的经验分析。[查看详情]
-
学习心理学 [ xué xí xīn lǐ xué ]研究学习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内容有学习的实质、类型、过程结构、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与学习条件等。[查看详情]
-
汽车制造厂 [ qì chē zhì zào chăng ]①.制造汽车的工厂。②.汽车制造的厂家。[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