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 jiè

一介

拼音
yī jiè
注音
ㄧ ㄐㄧㄝˋ

一介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介yī jiè

  1. 一个。

    一介之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one;

引证解释

  1. 耿介。与此说异。

    《书·秦誓》:“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伎。”
    陆德明•释文:“马 本作介,云:一介,耿介,一心端慤者。字又作个。”
    按,礼记·大学引作“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伎。”
    后汉书·袁绍传》:“以臣颇有一介之节,可责以鹰犬之功,故授臣以督司,諮臣以方略。”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良史所书,盖取其狂狷一介论政得失耳,非士君子法度者所为也。”
    按,《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惟一介断断焉无他技。”
    何休 注:“一介一概。”

  2. 一个。多指一个人。多含有藐小卑贱意思用于自称谦词

    《礼记·杂记上》:“寡君有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执綍。”
    国语·吴语》:“勾践 请盟一介嫡女,执箕箒,以晐姓於王宫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随诸御。”
    韦昭 注:“一介,一人。”
    晋•葛洪 《抱朴子·论仙》:“一介失所,则王道为亏;百姓有过,则谓之在予。”
    宋•王安石 《辞使相第二表》:“伏念臣江湖一介,特荷圣知。”
    茅盾 《我走过的道路·一九二七年大革命:“许克祥 不过兵痞出身一介武夫。”

  3. 特指一个使者仆役

    《后汉书·郑众传赞:“众 驰一介,争礼毡幄。”
    李贤 注:“一介,单使也。”
    清•陈梦雷 绝交书》:“自不孝定案之后,洊歷寒暑,年兄遂无一介復通音问。”

  4. 微小事物

    孟子·万章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赵岐 注:“一介草不以与人,亦不以取於人也。”
    焦循 正义:“赵氏 读介为芥,故以草释之也。”
    《北史·周纪下》:“邹鲁 搢绅, 幽并 骑士一介可称,并宜銓録。”
    宋•张载 《性理拾遗:“圣人无私无我,故功高天下,而无一介累於其心。盖有一介存焉,未免乎私己也。”
    清•方文 寄怀斋方壶》诗:“妻子嗷嗷守空屋,一介不肯干求人。”

  5. 用以形容微小。参见一介之才”、“一介之善”。

国语辞典

一介yī jiè

  1. 介为芥之假借,指小草。一介比喻微小的东西引申为一人,一个。有卑微谦虚之意。明·康海。

    《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中山狼·第二折》:「叹鲰生孤身一介,骑瘦马空囊四海,可又早十谒朱门九不开。」
    《儒林外史·第一回》:「却是起动头翁,上覆县主老爷,说王冕乃一介农夫,不敢求见。」

  2. 耿介。

    《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以臣颇有一介之节,可责以鹰犬之功,故授臣以督司,咨臣以方略。」

网络解释

一介 (词语)一介是汉语词汇,拼音yī jiè,意思是一个。通常文言文遇到,其具体含义根据语境进行解释。

一介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纯;专。 专~。~心~意。全;满。 ~生。~地水。相同。 ~样。颜色不~。另外的。 蟋蟀~名促织。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算~算。试~试。乃;竞。 ~至于此。部分联成整体。 统~。整齐划~。或者。 ~胜~负。初次。 ~见如故。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详细解释

  • 拼音 jiè 部首 总笔画 4

    ["在两者中间。 ~于两者之间。~词(用在名词、代词之前,合起来表示地点、时间、方向、方式等关系的词,如“从”、“向”、“在”、“以”、“对于”等)。~入。这样,这么。 像煞有~事(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像有什么了不起)。放在心里。 ~意。~怀。耿直。 耿~。甲。 ~胄。~壳。个(用于人) 一~书生。大。 ~圭(大玉)。传统戏曲脚本里表示情态动作的词。 笑~。饮酒~。助。 ~寿。姓。古同“芥”,芥菜。"]详细解释

一介的分字组词

一介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