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 拼音
- cài yuán péi
- 注音
- ㄘㄞˋ ㄩㄢˊ ㄆㄟˊ
蔡元培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教育家。浙江绍兴人。清代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1902年与章炳麟等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04年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次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留学。1912年回国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自由主义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主张“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后被迫辞职。1927年任国民党政府大学院院长,后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香港病逝。著作编有《蔡元培选集》等。
翻译
- 英语 Cai Yuanpei (1868-1940), liberal educationalist, studied in Germany, Presid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1917-19, minister of education for Guomindang
- 德语 Cai Yuanpei (Eig, Pers, 1868 - 1940)
- 法语 Cai Yuanpei
国语辞典
蔡元培
人名。(西元1867~1940)字鹤卿,一字孑民,浙江绍兴人。清光绪十八年进士,留学德、法,研究哲学,历任教育部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任职北大时,以思想自由为办学宗旨,一时该校蔚成文化运动的中心。著有《中国伦理学史》、《哲学要领》等书,另辑有《蔡元培先生全集》。
网络解释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7年[(参与)]发起“护国救党运动”,[(认为)][(应当)]清党但[(反对)][(杀人)]。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蔡元培的字义分解
-
元
拼音 yuán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头、首、始、大。如 ~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②基本。如 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③同“圆”。④未知数。如 一~二次方程。⑤中国朝代名。如 ~代。~曲。⑥姓。⑦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详细解释
-
培
拼音 péi 部首 土 总笔画 11["①为保护植物或墙堤等,在根基部分加土。如 ~土。~种( zhòng )。~修。~植。②帮助和保护人的成长。如 ~养。~育。~训。"]详细解释
-
蔡
拼音 cài 部首 艹 总笔画 14["①野草。②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上蔡县、新蔡县一带。③占卜用的大龟。如 蓍~。④杀,减:“三百里夷,二百里~”。⑤姓。"]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