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 bà xiān

陈霸先

拼音
chén bà xiān
注音
ㄔㄣˊ ㄅㄚˋ ㄒㄧㄢ
繁体
陳霸先

陈霸先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503-559)即陈武帝。南朝陈的建立者。字兴国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小吏出身公元549年侯景叛乱时,受湘东王萧绎之命于始兴(今广东韶关西南)起兵,与王僧辩军会合,讨灭侯景。萧绎即位称帝,他任征虏将军。萧绎被杀后立萧方智为帝。同年击败北齐进攻,被封为陈王,不久代梁自立

国语辞典

  1. 人名。(西元501~559)​字兴国,南朝陈吴兴下若里(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初仕梁,曾辅佐王僧辩讨平侯景之乱。天成元年(西元 555)​,杀僧辩,立敬帝,自为相国,封陈王。后受禅为帝,国号陈,都建业在位三年,谥武,庙号高祖。

网络解释

陈霸先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祖籍颍川(今河南禹州),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557年-559年在位)。

陈霸先出身寒门担任新喻侯萧映(梁武帝侄子传令吏,受到萧映器重大同十年(544年),广州兵乱,萧映被围。陈霸先一战解围,受到梁武帝瞩目。次年,陈霸先受任为交州司马前往交州讨伐地方分离势力。交州平定爆发侯景之乱。陈霸先得知都城被围,立即准备赴援。大宝三年三月,在建康彻底摧毁了侯景势力。陈霸先奉命镇守京口(今江苏镇江),王僧辩镇守在建康。梁承圣三年(554)九月,梁元帝被西魏所杀。陈霸先与王僧辩迎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至建康,准备称帝。承圣四年,北齐派兵南向,护送贞阳侯萧渊明即位。九月,陈霸先在京口举兵,除去王僧辩,把萧渊明赶下台,萧方智登基称帝。陈霸先总摄梁朝军国大事,分别于绍泰元年(555)底和太平元年(556)六月先后击溃北齐两支武装力量的大规模进犯

陈霸先有志祖国统一大业,平定侯景之乱后,曾亲自领兵三下广陵,以图收复失地。后进爵为公,拜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进封义兴郡公,拜大傅;又进位相国,总百揆,加九锡,封陈公,寻进爵为王。于太平二年(557)禅梁称帝。永定三年(559年),陈去世,年五十七,在位三年。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

陈霸先画像出自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

陈霸先的字义分解

  • 拼音 xiān 部首 总笔画 6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 ~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 jué )。~见之明。~发制人。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 ~人。~世(祖先)。~民。对死去的人的尊称。 ~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姓。"]详细解释

  • 拼音 chén 部首 总笔画 7

    ["排列,摆设。 ~列。~兵。述说。 ~述。~情。详~。~诉。~说。旧的,时间久的。 ~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姓。"]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21

    ["指依杖权势或武力欺压他人的人或集团。 ~王。称~。恶~。奉行强力政策,或实行强力占有。 ~占。~权。~道。~略。古代称诸侯的盟主。 ~主(①中国春秋时势力最大并取得首领地位的诸侯;②在某一领域或地区称霸的人或集团)。~业。春秋五~。"]详细解释

陈霸先的分字组词

陈霸先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