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
- 拼音
- diàn shì
- 注音
- ㄉㄧㄢˋ ㄕˋ
- 繁体
- 殿試
殿试的意思
词语解释
殿试
引证解释
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皇帝亲临殿廷策试。也称廷试。源于 西汉•时皇帝亲策贤良文学之士。始于 唐•武则天 天授 二年于 洛阳 殿前亲策贡举人,但尚未成定制。 宋•开宝 八年, 太祖 于 讲武殿 策试贡院合格举人,并颁定名次,自此始为常制。 太平兴国 八年,将殿试后进士分为五甲。 元•无殿试。 明•清 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参阅 清•赵翼 《陔馀丛考·殿试》。
引《宣和遗事》前集:“俺姐姐有命,请殿试相见。”
元•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俺小姐至今胭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 张殿试。”
《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先生你是做《滕王阁诗》的身不满三尺 王勃 殿试么?”
国语辞典
殿试
引《明史·卷七〇·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
元代对读书人的通称。
引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他本是太学中殿试,怎想他拳头上便死,今日个则落得长街上检尸。」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俺小姐至今脂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张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