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
- 拼音
- guān shì yīn
- 注音
- ㄍㄨㄢ ㄕˋ ㄧㄣ
- 繁体
- 觀世音
观世音的意思
词语解释
观世音
引证解释
佛教菩萨名。慈悲的化身,救苦救难之神。 唐•避 太宗 李世民 讳,省称 观音。别称 观自在 或 观音大士。参阅《翻译名义集·菩萨别名》、 清•赵翼 《陔馀丛考·观音像》。
引《南史·王玄谟传》:“初, 玄謨 始将见杀,梦人告曰:‘诵 观世音 千遍则免。’”明•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上》:“今塑画 观音 像,无不作妇人者,盖菩萨相端妍靚丽, 文殊、普贤 悉尔,不特 观世音 也…… 唐•以前塑像,固不作妇人也。”
廖仲恺 《农民解放的方法》:“农民协会是救苦救难的,能够救苦救难的并不是 观世音,就是农民协会!”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十章:“到家,掀开竹帘一看,母亲正跪在神像前,喃喃祷告着:‘菩萨!大慈大悲的 观世音 !保佑保佑我那孩子平平安安。’”
国语辞典
观世音
网络解释
观世音的字义分解
-
世
拼音 shì 部首 一 总笔画 5["①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如 ~代( ➊ 很多年代; ➋ 好几辈子)。~纪(指一百年)。流芳百~。②一辈一辈相传的。如 ~袭。~家(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➋ 《史记》中诸侯的传记)。③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如 ~上。~俗( ➊ 流俗; ➋ 非宗教的)。~故(➊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 ➋ 处世经验)。~态炎凉。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如 ~界。举~瞩目。公之于~。⑤姓。"]详细解释
-
观
拼音 guānguàn 部首 又 总笔画 6["①看,察看。如 ~看。~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风(➊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➋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阵。~赏。~察。~感。参~。②看到的景象或样子。如 ~瞻(➊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➋注视,瞻望)。大~。奇~。③对事物的看法、认识。如 ~点。~念。主~。客~。世界~。","①道教的庙宇。如 白云~。紫阳~。②古代宫门前的双阙。③楼台。如 楼~。台~。④姓。"]详细解释
-
音
拼音 yīn 部首 音 总笔画 9["①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如 声~。~乐( yuè )。~律。~色。~量。~区。~韵。~像。~容(声音、容貌)。弦外之~。②信息,消息。如 ~信。佳~。~讯。"]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