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ī lǜ

吹律

拼音
chuī lǜ
注音
ㄔㄨㄟ ㄌㄩˋ

吹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吹律chuī lǜ

  1. 吹奏律管。律为阳声,故传说可以使地暖。

  2. 指吹奏管乐

引证解释

  1. 吹奏律管。律为阳声,故传说可以使地暖。

    《艺文类聚》卷九引 汉•刘向 《别录》:“邹衍 在 燕,燕 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居之,吹律温气至,而穀生,今名 黍谷。”
    唐•钱起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诗:“诵经连谷响吹律减云寒。”
    唐•刘禹锡 《与刑部侍郎书》:“春雷一振,必歆然翘首与生为徒,况有吹律者召东风以薰之,其化也益速。”

  2. 指吹奏管乐。

    明•杨慎 《凤赋》:“遂乃伶伦 断 嶰谷 之竹,吹律写凤之音; 素女 调三舌之簧,炙笙象凤之翼。”

网络解释

吹律吹律,汉语词汇。

拼音:chuī lǜ

释义:1、律为阳声,故传说可以使地暖。2. 指吹奏管乐。

吹律的字义分解

  • 拼音 chuī 部首 总笔画 7

    ["合拢嘴唇用力出气。 ~打。~灯(a.把灯火吹灭;b.喻人死亡;c.喻失败、垮台)。~毛求疵。~鼓手(a.办婚、丧事时吹奏鼓乐的人;b.胡乱吹捧和宣扬别人的人)。~灰之力。说大话。 ~牛。~嘘。类似吹的动作。 ~拂。风~草动。(事情)失败。 ~台。消息流传,鼓动宣传。 鼓~。"]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9

    ["法则,规章。 纪~。法~。定~。规~。清规戒~。~师。约束。 ~己。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 ~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旧诗的一种体裁。 ~诗。姓。"]详细解释

吹律的分字组词

吹律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