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 帮助 。
亦作“糾绳”。
督察纠正。
亦作“糺绳”。督察纠正。
引《魏书·高恭之传》:“自顷以私铸薄滥,官司纠绳,挂网非一。”唐•司空图 《成均讽》:“掖庭絃吹,先罢赏於材人;司隶纠绳,次申严於权右。”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本命醮词》:“南天司禄算之文,北斗统糺绳之目。”清•秋瑾 《<中国女报>发刊辞》:“苟无以鞭策之,纠绳之,吾恐无方针之行驶,将旋於巨浪盘涡中以沉溺也。”
纠举惩处。
引《梁书·卷二五·徐勉传》:「请自今士庶宜悉依古,三日大敛,如有不奉,加以纠绳。」《隋书·卷三八·刘昉传》:「何乃规曲糱之润,竞锥刀之末,身昵酒徒,家为逋薮?若不纠绳,何以肃厉!」
["①缠绕。如 ~缠。~纷。②矫正。如 ~偏。~正。③集合(含贬义)如 ~合。"]详细解释
["①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如 ~子。~索。缆~。~梯。~操。~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②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如 ~墨。准~。~正。~之以法。③继续:“~其祖武”(继承祖先)。④赞誉:“~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⑤姓。"]详细解释
níng chéng yī gǔ shéng
shéng suǒ
shéng shéng
jiū suí
jiū lùn
shéng chá
shéng fēi
shéng jì
zhì shéng
jiū chán bù qīng
zhòng shéng
kè shéng
jiū ěr
jiū gào
jiǔ jiū
zǒu shéng
jiàn shéng
yǒu jiū
yǐn shéng pái gēn
shēn shéng
jiū lè
shéng lǜ
shéng qū
biàn shéng
shéng zǔ
zhū shéng
guī jǔ gōu shéng
pán jiū
bó jīng shéng
cháng shéng jì rì
jiū miù shéng wéi
shéng răn
má shéng cài
shéng shū zhī z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