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g tǔ

桑土

拼音
sāng tǔ
注音
ㄙㄤ ㄊㄨˇ

桑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桑土sāng tǔ

  1. 宜于植桑的土地

引证解释

  1. 宜于植桑的土地。

    《书·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
    孔颖达 疏:“宜桑之土既得桑养蚕矣。”
    史记·夏本纪:“九河既道, 雷夏 既泽, 雍 沮 会同桑土既蚕,於是民得下丘居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高则桑土,下则沃衍林麓鸟兽于何不有。”

  2. 指桑根皮。参见桑土绸繆”。

网络解释

桑土桑土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āng tǔ,意思是指宜于植桑的土地。

桑土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3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 ~壤。黄~。疆域。 国~。领~。本地的,地方性的。 故~。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 ~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不合潮流。 ~气。未熬制的鸦片。 烟~。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 ~族。姓。"]详细解释

  • 拼音 sāng 部首 总笔画 10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 ~葚。~农。~梓(喻乡里,故乡)。沧海~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榆暮景。姓。"]详细解释

桑土的分字组词

桑土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