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 帮助 。
相传舜的二臣名。夔为乐官,龙为谏官。《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孔传:“夔龙,二臣名。”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相传 舜 的二臣名。 夔 为乐官, 龙 为谏官。
引《书·舜典》:“伯 拜稽首,让于 夔 龙。”孔 传:“夔 龙,二臣名。”唐•杜甫 《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 许 山林志, 夔 龙 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元•耶律楚材 《和人韵》之二:“安得 夔 龙 立廊庙,扶持 尧 舜 济斯民。”明•梁辰鱼 《浣纱记·吴刎》:“伯嚭 那老贼呵!我一心认是济世 夔 龙,谁知你是蠹国鴟梟。”《平山冷燕》第一回:“今当此春昼, 夔 龙 并集,亦当有词赋示后,今日之盛,方不泯灭无传。”
引《红楼梦》第五三回:“上面两席是 李婶娘、薛姨妈 坐,东边单设一席,乃是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
商代及西周时期,在钟鼎彝器上所刻铸的夔和龙形的花纹。
相传为舜的二臣名,夔是乐官,龙是纳言之官。
《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但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
“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
“夔,一足,踔而行”。(《六帖》)
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①〔~~〕敬谨恐惧的样子。②〔~立〕肃立。③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详细解释
["①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如 ~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②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如 恐~。③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如 ~颜。~体。~袍。④姓。"]详细解释
lóng gōng
lóng zhǔn
lóng zōng
lóng pán hǔ jù
lóng xué
zǐ mó lóng
niú dùn lóng
lóng fú
lóng jìn
lóng jǔ
lóng hú
lóng luán zì
lóng shè
lóng jí
lóng sī
lóng chú
lóng yī
hăi lóng wáng
ní lóng
yăn tíng cháo lóng
rén zhōng lóng fèng
tú lóng
lóng yóu qū zhăo
lóng hǔ băng
lóng xiān zhī
yú lóng yè
lóng mén diào chē
qīng lóng fān
suō lóng chéng cùn
tǔ lóng mù hóu
lián lèi lóng luán
lóng lín xiāng
zhī lóng zhuāng yuán
shén lóng shī zhì
bù lā xī lóng
lóng pán fèng y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