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议
- 拼音
- zhèng yì
- 注音
- ㄓㄥˋ ㄧˋ
- 繁体
- 正議
正议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正议
引证解释
公正的言论。
引《左传·昭公三年》:“二子曰:‘吾不可以正议而自与也。’”《汉书·朱博传》:“初, 哀帝 祖母 定陶太后 欲求称尊号,太后从弟 傅喜 为大司马,与丞相 孔光 、大司空 师丹,共持正议。”
宋•司马光 《论横山疏》:“邻人窃己之财,己以正议责之可也。”
章炳麟 《序<革命军>》:“然自 乾隆 以往,尚有 吕留良、曾静、齐周华 等持正议以振聋俗,自尔遂寂泊无所闻。”谓秉正发表议论。
引《后汉书·翟酺传》:“朝臣在位,莫肯正议,翕翕訾訾,更相佐附。”
《三国志·魏志·张邈传》:“袁绍 既为盟主,有骄矜色, 邈 正议责 绍。”
《新唐书·上官仪传》:“自 褚遂良 等元老大臣相似屠覆,公卿莫敢正议。”
网络解释
拼音:zhèng yì
释义:1、公正的言论。2、谓秉正发表议论。
正议的字义分解
-
正
拼音 zhèngzhēng 部首 止 总笔画 5["①不偏斜,与“歪”相对。如 ~午。~中( zhōng )。~襟危坐。②合于法则的。如 ~当( dāng )。~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③合于道理的。如 ~道。~确。~义。~气。④恰好。如 ~好。~中( zhōng )下怀。⑤表示动作在进行中。如 他~在开会。⑥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如 ~面。~本。⑦纯,不杂。如 ~色。~宗。~统。纯~。⑧改去偏差或错误。如 ~骨。~误。~音。~本清源。⑨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如 ~方形。⑩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如 ~电。⑪大于零的,与“负”相对。如 ~数( shù )。⑫姓。","◎〔~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详细解释
-
议
拼音 yì 部首 讠 总笔画 5["①意见,言论。如 ~论。提~。建~。②讨论,商量。如 商~。会~。协~。~案。~决。~价。③评论是非,多指责备。如 非~。恐招物~。④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如 奏~。驳~。"]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