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
- 拼音
- shí sān háng
- 注音
- ㄕˊ ㄙㄢ ㄏㄤˊ
十三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十三行
法帖名。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清代天津脚夫、挑夫等苦工的组织。
引证解释
法帖名。 晋•王献之 所书《洛神赋》真迹,至 南宋•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 元•虞集 《道园学古录》卷十一。
鸦片战争前 广州 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 明 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
引清•林则徐 《日记·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七日》:“申刻,十三行洋商俱来,即遣去。”
清•黄遵宪 《羊城感赋》诗:“独有十三行外柳,重重深护画楼居。”清•代 天津 脚夫、挑夫等苦工的组织。
国语辞典
十三行
十三行的字义分解
-
三
拼音 s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3["①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如 ~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②表示多次或多数。如 ~思而行。~缄其口。"]详细解释
-
十
拼音 shí 部首 十 总笔画 2["①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②表示多、久。如 ~室九空。③表示达到顶点。如 ~足。~成。"]详细解释
-
行
拼音 hángxíng 部首 彳 总笔画 6["①行列。如 字里~间。罗列成~。②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如 我~二,你~几?③步行的阵列。④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如 泪下两~。⑤某些营业所。如 银~。花~。商行。⑥行业。如 同~。各~各业。⑦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如 ~棉袄。~几针。","①走。如 ~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远自迩。②出外时用的。如 ~装。~箧。~李。③流通,传递。如 ~销。风~一时。④从事。如 进~。⑤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如 ~商。~营。⑥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如 ~径。品~。言~。操~。~成于思。⑦实际地做。如 ~礼。~医。~文。⑧可以。如 不学习不~。⑨能干。如 你真~。⑩将要。如 ~将毕业。⑪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如 五~(“金”、“木”、“水”、“火”、“土”)。⑫古诗的一种体裁。如 长歌~。⑬汉字字体的一种。如 ~书。⑭姓。"]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