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 帮助 。
持执常道。
引《诗·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毛 传:“彝,常。”朱熹 集传:“秉,执。”《孟子·告子上》引作“秉夷”。 唐•独孤及 《故太保赠太师韩国苗公谥议》:“协恭秉彝,动罔违德。”清•方苞 《为秦门高贞女纠举本引》:“天属之情,秉彝之性,惟遘閔凶、备危苦而后庶一见之。”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吾民宜固其秉彝之心田,冒万难以排去其摧凌。”
人心所持守的常道。汉·郑玄·笺:「民所执持有常道,莫不好有美德之人。」也作「秉夷」。
引《诗经·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文选·颜延之·陶征士诔》:「人之秉彝,不隘不恭。」
拼音:bǐng yí
释义:持执常道。
["①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如 ~器。~鼎。~尊。②常理,法理。如 ~训(指长辈对后辈的日常训诲)。~伦。~常。~章。③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如 ~族。~人。"]详细解释
["①拿着,持。如 ~烛。②掌握、主持。如 ~正。~公。③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④姓。"]详细解释
niăo yí
liù yí
yí xiăn
yí shì
bǐng chéng
bǐng gēng
bǐng jī
bǐng jiàn
bǐng pèi
bǐng quán
bǐng niè
chuān bǐng
sù bǐng
yí lǐ
mán yí
yíng bǐng
yí jù
yīn yí
tiān yí
zōng yí
yí yóu
zūn yí
guó yí
yí zūn
bǐng zhì
yí xùn
yí guǐ
yí jiă
yí jiǔ
yí liàng
bǐng zhí
fěi yí
bǐng zhú yè yóu
bāng yí
bǐng jūn dāng zhóu
dāng fēng bǐng zh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