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wángyáo

拼音
qí dào wáng yáo
注音
ㄑㄧˊ ㄉㄠˋ ㄨㄤˊ ㄧㄠˊ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其道无由

其道亡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其道亡繇qí dào wáng yáo

  1. 亦作“其道无由”。

  2. 不到门径无法办到。

引证解释

  1. 亦作“其道无由”。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

    汉书·刑法志》:“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妾愿没入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清•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

其道亡繇的字义分解

  • 拼音 wángwú 部首 总笔画 3

    ["逃。 逃~。流~。失去。 ~佚。~羊补牢。死。 伤~。死~。灭。 灭~。~国奴。救~。兴~。","古同“无”,没有。"]详细解释

  • 拼音 qíjī 部首 总笔画 8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 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那里面的。 ~中。只知~一,不知~二。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词尾,在副词后。 极~快乐。大概~。","jī ㄐㄧˉ 〔郦食( yì )~〕中国汉代人"]详细解释

  • 拼音 yáoyóuzhòu 部首 总笔画 17

    ["随从。《説文•系部》“䌛,隨從也”草木茂盛貌。也作“蘨”。《書•禹貢》:“厥草惟繇,厥木惟條。”通“徭”。徭役。《商君書•徕民》:“民無一日之繇,官無數錢之費。”通“摇”。摇动。《史記•蘇秦列傳》:“我起乎宜陽而觸平陽,二日而莫不盡繇。”通“謡”。歌谣。《漢書。李尋傳》:“揆山川變動,參人民繇俗。”通“遥”。远。《荀子•禮論》:“先王恐其不文也,是以繇其期足之日也。”人名用字。“咎繇”即“皐陶”。尧、舜的臣子。《正字通•糸部》:“繇,皐陶,《漢百官表》咎繇,與陶同。”介词。相当于“於”。《爾雅•釋詁上》:“繇,於也。”姓。《後漢書•郅惲傳》:“西部督郵繇延,天資忠良。”","通“由”。介词。自;从。《爾雅•釋水》:“以衣涉水為厲,繇膝以下為揭。”通“由”。介词。原由。《漢書•元帝紀》:“懼於天地之戒,不知所繇。”通“由”。经过;经历。《漢書•胡建傳》引黄帝《李法》:“壁壘已定,穿窬不繇路,是謂姦人。”通“由”。办法。明夏完淳《南都大略》:“自以江南天塹,飛渡無繇。”通“由”。用。《吕氏春秋•貴當》:“名號大顯,不可彊求,必繇其道。”通“由”。随;听从。《文選•韋孟〈諷諫〉》:“賞罰之行,非繇王室。”通“猷”。道理,道术。《爾雅•釋詁下》:“繇,道也。”通“猷”。尚且;仍然。《廣韻•尤韻》:“繇,猶也。”同“𨙂”。疾行。《廣韻•宵韻》:“𨙂,疾行。又音由。或作繇。”闲适貌。《漢書•叙傳上》:“近者陸子優繇,《新語》以興。”忧愁。《爾雅•釋詁下》:“繇,憂也。”水名。《漢書•地理志上》:“洈山,洈水所出,東入繇。繇水南至華容入江。”","通“籀”。卦兆辞。《廣韻•宥韻》:“繇,卦兆辭也。”"]详细解释

  • 拼音 dào 部首 总笔画 12

    ["路,方向,途径。 ~路。铁~。志同~合。指法则、规律。 ~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 ~学。传~。修~。方法,办法,技术。 门~。医~。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 ~观( guàn )。~士。~姑。~行( 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 会~门。一贯~。说,讲。 ~白。常言~。能说会~。用语言表示情意。 ~喜。~歉。~谢。线条。 铅笔~儿。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量词。 一~大河。两~门。上三~漆。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详细解释

其道亡繇的分字组词

其道亡繇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