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é jiăn

折简

拼音
zhé jiăn
注音
ㄓㄜˊ ㄐㄧㄢˇ
繁体
折簡

折简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折简zhé jiǎn

  1. 写信

    [王凌]面缚水次,曰:“凌若有罪,公当折简召凌,何苦自来邪?”
    帝曰:“以君非折简之客,故耳。”
    ——《晋书·宣帝纪》

    whrite a letter;

  2. 也作“折柬”

    折柬招之。——聊斋志异·婴宁》

引证解释

  1. 亦作“折柬”。折半之简,言其礼轻。古人竹简作书。

    三国志·魏志·王凌传》“凌 至 项,饮药死”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卿直以折简召我,我当敢不至邪?”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汉•制:简长二尺,短者半之。盖单执一札谓之简。折简者,折半之简,言其礼轻也。”
    南史·梁纪上·武帝上》:“若啗以显职无不载驰。 随王 止须折简耳。”
    明•陈继儒 《偃曝谈馀》卷下:“近代尚质,朝野之间皆用古折简,駸駸乎有先辈风度。”

  2. 书札信笺。 宋•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孝宗御制赐吴益》:“﹝ 孝宗 ﹞手书御扎一联云:‘称此一天风月好,橘香酒熟待君来。’命近璫持此赐 益。

    入对顿首称谢。上笑曰:‘聊復当折简耳。’”元•萨都剌 《经姑苏同游虎丘山次东坡旧题韵》:“九京倘可作,当为折简请。”
    清•李渔 风筝误·题鹞》:“幸有风筝为折柬,寄愁天上何难。”
    《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讨了一个折柬,一个封筒。”

  3. 谓裁纸写信。

    宋•郭彖 《睽车志》卷五:“一日郎官折简寄妓,与为私约。”
    明•刘元卿 《贤奕编·叙伦》:“无何贵客忆前巵,乃折简
    主人,语以其故。”
    清•黄景仁 莺啼序·郑诚斋招集白云庵》词:“也繾綣、折简招来追随许附尘后。”

  4. 犹断简。指书册、简牍的残篇。

    《宋书·礼志三》:“夫礼记残缺之书,本无备体,折简败字,多所闕畧。”
    《清史稿·灾异志二》:“五月, 渭南 四野火灾,见持炬人三尺许,羣绕火际,次日焚处拾一折简。”

国语辞典

折简zhé jiǎn

  1. 裁纸写信。也作「折柬」。

    《南史·卷一九·谢裕传》:「孔珪尝令草让表以示朓。朓嗟吟良久,手自折简写之。」

  2. 一种形制较短的柬帖。宋·胡三省·注:「折简者,折半之简。」宋·刘克庄〈沁园春·一卷阴符〉词:「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从折简招。」也作「折柬」。

    《资治通鉴·卷七五·魏纪七·邵厉公嘉平三年》:「卿直以折简召我,我当敢不至邪?而乃引军来乎!」

网络解释

折简折简,拼音是zhéjiǎ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折半之简,言其礼轻。

折简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hēzhéshé 部首 总笔画 7

    ["翻转,倒腾。 ~腾。~跟头。~个儿。","断,弄断。 ~断。~桂(喻科举及第)。~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幼年死亡。 夭~。弯转,屈曲。 曲~。转~。周~。~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返转,回转。 ~返。损失。 损兵~将。挫辱。 ~磨。挫~。百~不挠。减少。 ~寿(减少寿命)。~扣。抵作,对换,以此代彼。 ~合。~价(把实物折合成钱)。心服。 ~服(①信服;②说服)。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 ~子戏。判决。 ~狱。","断,绳子~了。亏损。 ~本生意。姓。"]详细解释

  • 拼音 jiǎn 部首 总笔画 13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 竹~。~牍。~策。~册。书信。 ~帖。~札。信~。书~。不复杂。 ~单。~易。~略。~要。~便。~洁。~练。册繁就~。言~意赅。选择。 ~拔。~选。~任。姓。"]详细解释

折简的分字组词

折简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