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gōng diào

诸宫调

拼音
zhū gōng diào
注音
ㄓㄨ ㄍㄨㄥ ㄉㄧㄠˋ
繁体
諸宮調

诸宫调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诸宫调zhū gōng diào

  1. 宋、金、元流行一种说唱文学起源北宋。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杂以说白,以说唱长篇故事现存作品只有全本的金·董解元西厢记和两个残本金无名氏《刘知远》的残篇,元·王伯成作《天宝遗事》的残篇。参阅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引证解释

  1. 宋、金、元•流行的一种说唱文学。起源于 北宋。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杂以说白,以说唱长篇故事。现存作品只有全本的 金•董解元《西厢记》和两个残本 金•无名氏《刘知远》残篇, 元•王伯成 作《天宝遗事》的残篇。参阅 宋•王灼 《碧鸡漫志》卷二。

国语辞典

诸宫调zhū gōng diào

  1. 一种古词曲。敷演故事,略如弹词,盛于宋、金间,属于说唱文学。因由许多宫调不同的曲牌所联缀成篇,故称为诸宫调」。如董解元的《西厢记》

    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诸宫调京师孔三传编撰传奇灵怪、八曲、说唱。」

网络解释

诸宫调诸宫调是一种古老传统民间艺术,属于中国北宋、金、元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文学。是从变文和教坊大曲、杂曲的基础发展而来的,因集若干套不同宫调的曲子轮递歌唱得名诸宫调以说唱为主,又因为它用琵琶乐器伴奏,故又称“弹词”或“弦索”。

诸宫调,由北宋神宗熙宁至哲宗元年间,泽州(今山西晋城)艺人孔三传来到文艺演出百花竞放的东京最先创造诸宫调

诸宫调韵文散文部分组成演唱采取歌唱和说白相间方式,属叙事体,其中唱词有接近代言体的部分。诸宫调后世戏曲音乐开辟道路。宋代已用诸宫调曲调来演唱宋杂剧了。至元代,其曲调对北方杂剧的形成却起了重要影响,它的重要的艺术手段,都为元杂剧所吸收。它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据送宋王灼《碧鸡漫志》卷而载:“熙丰、元祐间······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期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

诸宫调的字义分解

  • 拼音 gōng 部首 总笔画 9

    ["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 ~室。~廷。~殿。~观( guàn )(①供帝王游乐的离宫;②道教的庙宇)。~禁。~苑。~刑。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 天~。龙~。蟾~。庙宇的名称。 雍和~。一些文化娱乐场所。 少年~。文化~。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每一宫三十度。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1”。指“子宫”(妇女生殖器官)。姓。"]详细解释

  • 拼音 zhū 部首 总笔画 10

    ["众,许多。 ~位。~君。~侯。“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投~渤海之尾。犹“之”:“能事~乎?”。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姓。"]详细解释

  • 拼音 tiáodiàozhōu 部首 总笔画 10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 ~和。~谐。风~雨顺。饮食失~。使搭配均匀,使协调。 ~配。~味。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 ~停。~处。调剂。 以临万货,以~盈虚。调理使康复。 ~养。~摄。调教;训练。 有膂力,善~鹰隼。挑逗;戏弄。 ~笑。~情。~戏。酒后相~。","乐曲;乐谱。 曲~。采菱~。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 C大~。五声~式。语音上的声调。 ~号。~类。说话的腔调。 南腔北~。口气;论调。 一副教训人的~。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 情~。格~。选调;提拨。 从基层~选干部。调动。 岗位~整。征集;征调。 ~有余补不足。调查。 ~研。内查外~。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 ~档。调换。 ~座位。","朝,早晨:《广韵·平尤》:“~,朝也。”"]详细解释

诸宫调的分字组词

诸宫调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