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
- 拼音
- yě huǒ
- 注音
- ㄧㄝˇ ㄏㄨㄛˇ
- 词性
- 名词
野火的意思
词语解释
野火
翻译
- 英语 wildfire, (spreading like) wildfire, bush fire, farm fire (for clearing fields)
- 德语 Buschfeuer (S), Waldbrand, Buschfeuer, Lauffeuer (S)
- 法语 feu grégeois
引证解释
引《战国策·楚策一》:“於是 楚王 游於 云梦,结駟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若云蜺,兕虎之嗥若雷霆。”
三国 魏 曹植 《吁嗟篇》:“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唐•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刘半农 《教我如何不想她》诗:“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指磷火。俗称“鬼火”。
引《列子·天瑞》:“羊肝化为地皋,马血之为转邻也,人血之为野火也。”
清•许缵曾 《睢阳行》:“禹 鼎销沉老魅骄,野火游光兆形魄。”引《水浒传》第二九回:“﹝ 武松 ﹞问道:‘过卖,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姓 蒋。’ 武松 道:‘却如何不姓 李 ?’那妇人听了道:‘这廝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说岳全传》第三八回:“﹝ 郑怀 ﹞大喝道:‘何处野贼,敢来这里讨野火吃?’”
国语辞典
野火
燐火、鬼火。
引《列子·天瑞》:「马血之为转邻也,人血之为野火也。」
焚烧野草的火。
引《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野火不及,斧斤不至。」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网络解释
野火的字义分解
-
火
拼音 huǒ 部首 火 总笔画 4["①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如 ~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②紧急。如 ~速。十万~急。③指枪炮弹药等。如 ~药。~炮。④发怒,怒气。如 ~暴。~性。⑤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如 肝~。毒~攻心。⑥形容红色的。如 ~红。~腿。⑦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⑧姓。"]详细解释
-
野
拼音 yě 部首 里 总笔画 11["①郊外,村外。如 ~外。~景。~游。~趣。~餐。~战。四~。郊~。②界限,范围。如 分~。视~。③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 cháo )”相对。如 朝~。下~。在~。~史。④不讲情理,没有礼貌。如 ~蛮。粗~。⑤巨大而非分的欲望。如 ~心。⑥不受约束。如 心玩儿~了。⑦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如 ~生。~兽。~味。~花。~菜。"]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