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yú

三余

拼音
sān yú
注音
ㄙㄢ ㄩˊ
繁体
三餘

三余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余sān yú

  1.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读书﹞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后以“三余泛指空闲时间

  2. 指余干、余姚、余杭三县。

引证解释

  1.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 时大司农 弘农、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遇 言:‘﹝读书﹞当以三餘。’或问三餘之意。

    遇 言‘冬者岁之餘,夜者日之餘,阴雨者时之餘也’。”
    后以“三餘”泛指空闲时间。 晋•陶潜 感士不遇赋》:“余尝以三餘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
    宋•苏轼 《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诗:“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餘。”
    明•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揣摩:“男儿事业在三餘,学就须乘駟马车。”
    柳亚子 《书赠张镜潭》诗:“最是 津南 人物美,三冬图史伴三餘。”

  2. 指 余干、余姚、余杭 三县。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汉•末童謡云:‘天子当兴东南三 餘 之间。’”宋•王应麟 小学绀珠·地理·三馀》:“餘干、餘姚、餘杭。”

国语辞典

三余sān yú

  1. 原为三国魏董遇教导学生充分用来读书的三个余暇时间:冬、夜、阴。典出《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后泛指闲暇时间

    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序〉:「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余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

三余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ān 部首 总笔画 3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 ~思而行。~缄其口。"]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7

    ["文言代词,我:“~将老”。剩下来的,多出来的。 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 gǔ )(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 十~人。后:“劳动之~,欢歌笑语。”农历四月的别称。姓。"]详细解释

三余的分字组词

三余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