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hán yī

送寒衣

拼音
sòng hán yī
注音
ㄙㄨㄥˋ ㄏㄢˊ ㄧ

送寒衣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送寒衣sòng hán yī

  1. 旧俗农历十月初一日,祭祖扫墓焚烧纸衣,叫“送寒衣”。

引证解释

  1. 旧俗于农历十月初一日,祭祖扫墓,焚烧纸衣,叫“送寒衣”。

    明•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十月一》:“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之送寒衣……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十月一日,祭先墓,剪彩纸为衣裳焚化,谓之送寒衣。”

网络解释

送寒衣送寒衣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夏历十月初一(十月朔日),祭扫祖墓。祭扫时,于坟前焚烧纸糊竹扎的衣服鞋帽,谓冬季来临气候日冷,为阴间鬼魂送衣取暖,故名。此俗流行甚早,南宋元老东京梦华录》描述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在夏历九月下旬,即有“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的。元代在夏历七月进行。《析津志》云:“都(今北京)中人民七月祀先,用麻秸奠酒为诚,买纸钱冥衣烧化于坟,谓之送寒衣,仍以新土覆墓。”明代在夏历十月进行。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十月朔日,纸坊剪纸五色,作男炙衣,长尺有咫,日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日送寒衣。”又演化为把衣服式刻板印在纸上。清张英《渊鉴类函》:“时俗刻板为男女衣状,饰文五色,即以出售农民竞以(十月)初一日鬻去,焚之祖坟,名日:送寒衣。”清代仍有此俗。

送寒衣的字义分解

  • 拼音 hán 部首 总笔画 12

    ["冷,与“暑”相对。 ~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害怕。 ~心。穷困,有时用作谦辞。 ~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6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 ~服。~着( zhuó )。~冠。~架。~锦还( huān )乡。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 炮~。糖~。肠~。姓。"]详细解释

  • 拼音 sòng 部首 总笔画 9

    ["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 ~信。~审。输~。护~。呈~。赠给。 ~礼。赠~。雪中~炭。陪伴人到某一地点。 欢~。~别。~亲。丢掉。 断~。"]详细解释

送寒衣的分字组词

送寒衣的相关词语